网站简介:
东区于1988年建区,是中山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市委、市政府所在地。东区面积73.21平方公里,下辖10个社区居委会和18个经联社。全区户籍人口约11.96万人,常住人口约20.05万人。全区有旅居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3万多人,是中山侨乡之一。东区背靠五桂雄峰,环境优美,区内路网四通八达,交通便利。京珠高速公路贯穿东部,距中山港仅6公里,南至澳门50公里。中山博览中心、文化艺术中心、全民健身广场、兴中体育场、博爱医院等城市生活配套均坐落于此。利和希尔顿酒店、京华酒店、盛景商务酒店等一批国际级标准建设的商旅配套项目集聚,使东区成为国内外商贾投资、休闲的理想平台。2017年,东区着力经济发展,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40.76亿元,增长10.4%,总量排名全市第三,增速排名全市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214.5亿元,增长9.8%,总量保持全市第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87亿元,增长5.4%;工业投资、工业技改投资、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速均排名在全市前三;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比为0:10.9:89.1;固定资产投资93亿元,增长9.1%,总量全市第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2.86亿元,增长5.2%;国地两税税收合计56.6亿元,增长12.4%;外贸进出口总额77.9亿元人民币,增长5.2%。狠抓重点项目建设,市属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6.5亿元,完成率153.2%。大力推进楼宇经济,11座商务楼宇被认定为市亿元楼宇,进驻企业800多家,营业收入60多亿元,税收达6亿元。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嘉霖置富控股等8个项目成功落地。市场主体更加活跃,现有各类市场主体20647户,增长10.2%。16个经联社集体经济总收入1.93亿元,增长8.3%,股民人均分红6640元,增长27%。创新驱动更加强劲。立足总部经济、上市上板等8个方面,安排专项扶持资金和政策,打好高质量发展组合拳,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加快发展高端服务业和新兴业态,推动谷歌、中航等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成功打造我市首个大数据产业集群、广东省大数据创新创业孵化园、广东省“互联网+”创建小镇。现有国家工程实验室1家、省级工程中心8家,高新技术企业78家,其中2017年净增高新技术企业36家,为东区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东区已成为我市的创新高地。金融支撑更加有力,众创金融街进驻金融企业及机构31家。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现有上市企业4家,新三板企业8家。整合工商、质检、食药监职能,挂牌成立市场监管机构,实现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深化质量强区建设,服务群众优质生活。城市建设管理更加精细。主动融入湾区经济和组团式发展战略,谋划建设东区总部经济区,积极推动中心商务区提质扩容。落实中心商务区整体形象改造工程,编制空间发展概念规划,推动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从条状布局向“井字形”布局延伸。贯彻实施“强心”战略,谋划重点产业平台项目建设,制定东区总部经济区的开发计划,开展土地详查和整合工作。三溪古屋文创小镇等两个项目纳入全市第一批特色小镇创建项目。稳步开展红心惠民工程,三溪经联社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亨尾、库充经联社项目完工。推动三溪、新安等两个连片“三旧”改造试点项目,制定环紫马岭片区、长江南路片区城市更新初步方向。谋划优化长江路、博爱路等主干道两侧存量土地规划发展,集聚高端要素和资源。全力配合市政道路快速化改造,长江路征拆主线交地基本落实。加强土地管理,推进地籍调查,全力整治卫片违法土地问题。优化生态环境。落实河长制,有效整治恒大二期排洪渠等黑臭水体,保障群众切身利益。深入推进市容环境整治,通过创新城市执法“不间断”工作模式整治乱摆乱卖“顽疾”、集中力量整治违法广告牌、发挥社区力量开展保洁工作,力促市容环境再提质。实施森林提质增效1330亩,开展“三年绿化美化”提升工程,全面推进“中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加大环境监察力度,开展重点行业治理等多项环保专项行动。做好中央环保督察期间案件的后督察工作,巩固长江水库一级保护区环境综合治理成果。治理淘汰黄标车,提升空气环境质量。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投入教育经费2.1亿元,占全区一般公共财政收入近三分之一。整合东区初中和远洋小学资源,打造九年一贯制远洋学校品牌。开展紫岭小学装修改造筹备工作。开展松苑中学、竹苑小学、远洋学校装修建设工程。连续12年荣获市“教学质量评价先进镇区”一等奖,朗晴小学被评为“全国文明校园”。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家庭医生式服务重点人群签约率达66.61%。与市博爱医院签订医联体协议,建立双向转诊机制。健全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新建桥岗、东裕等两间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长效跟踪机制。做好传染病防控、预防接种、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和服务型计生工作。打造就业创业强区,社区人社服务站实现全覆盖,起湾社区成功创建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养老保险双轨制平稳过渡。劳动者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探索全民公益园“1园+3N”联动模式,成功打造“起湾·邻舍环创基地”和“首善东区·红心益站”两个品牌项目。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正式启用,居家养老服务及残疾人工疗康复得到群众认可。发放社会救助救济及重点优抚对象优待金350多万元。投入410万元开展79项社区民生实事,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长效化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被评为第五届全国文明单位。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花苑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园示范点。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东裕、夏洋、竹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和东区自助图书馆,成功创建文化强区。购买专业社工服务及公共文明引导服务,推动志愿服务社会化运行进程。发挥社工及公益社会组织的力量,活化修身学堂授课内容与模式。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组织开展慈善羽毛球邀请赛、社区篮球联赛等多项体育赛事,营造全民健身良好氛围。开展“同是东区建设者”歌舞大赛、社区文化展演、社区曲艺调演等品牌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吴永光家庭荣获全国“最美家庭”荣誉称号,为全区的家庭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提升社会治理能力,被评为全国“无邪教示范街道”、“依法治市”先进单位,全民禁毒工程建设综合情况优秀镇区,连续九年被评为“平安镇区”,法治镇区建设考核全市第一。辖区连续三年无命案,命案防控工作得到省肯定,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高标准完成重要节点维稳安保工作。探索建立“大网格+大数据”的工作格局,建成“中心+网格化+信息化”管理工作平台。区综治维稳中心被评为市十佳综治中心。深入推进“飓风2017”专项行动,严厉打击7类突出犯罪,专项行动排名全市前列,全年辖区有效警情5209起,同比下降18.05%。推进“智慧公安”建设,构建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强化法治政府建设,启动“法治春风进万家”系列活动,努力打造“一站式”法律服务圈。推进专业化调解工作,成立婚姻家庭调解工作室。落实社矫人员“双八制度”,脱管和漏管率保持为零。整顿规范辖区市场秩序,开展打击制假售假、打击传销、打击非法集资等系列专项行动。扎实有效开展“扫黄打非”专项行动。加强食品药品检查,组织食品安全演练,切实保障群众饮食健康。开展粮食行业安全生产大检查,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消防安全网格化、全民交通等大安全工作,全年无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消防安全事故。在福获村设卡加强巡查,严格执行森林防火相关规定。全面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高标准打造东区党群服务中心,相关经验被全市推广;起湾社区被定为全省区域化党建工作格局试点。完成社区、经联社“两委”换届,实现“一肩挑”等5个100%,非户籍委员参选试点工作得到省市肯定。承办全市红色创投公益晚会。常态化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持续推进领导干部驻点普遍联系群众工作。统筹推进机关、学校、两新组织等五大领域党建工作,举办党建“四化”知识“大练兵·大比武”系列活动,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提升。加强干部管理监督,完成中层正职干部轮岗工作,全面规范干部职工人事档案。创新人才工作机制,重点引进现代服务业人才。完善党风廉政制度,贯彻落实“两个责任”。开展明察暗访,谈话提醒党员干部400人次。做好村级组织换届审计工作。突出纪委监督执纪主业,重点排查扶贫救济领域违纪违法问题。开展全区固定资产清核,实行政府采购项目跟踪问效和源头防控。拓宽集中采购项目,探索建立区电子采购平台,降低政府招标采购廉政风险。严肃整治“为官不为”行为,构建改进作风长效机制,推动作风监督向常态化转变。加速释放改革活力。加快基层公共服务综合平台建设,对10个社区公共服务中心进行提升改造,公共服务事项办结率均达到90%以上。深化“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模式改革,改进窗口单位工作作风,推动政务服务“微改革、微创新”。全面实行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改革,落实“五证合一”登记工作,营造宽松、诚信的营商环境。加强经联社“三资”运行监管,16个经联社累计成功完成资产交易599宗,合同总额1.8亿元,平均溢价18.7%。顺利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经联社集体经济收入稳步提升。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科学应对极端天气,全力以赴做好防风抗灾工作,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花苑社区被评为2017年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落实省、市下达的扶贫任务,选派干部职工到怀集、潮州、云南昭通等地开展扶贫工作,各项帮扶工程顺利开展。侨务工作成效显著,东裕社区被评为“全国社区侨务工作示范点”,齐富湾、起湾社区分别通过“广东省侨界人文社区”验收。积极开展民族宗教事务管理服务工作,切实维护辖区民族团结,竹苑社区被评为“广东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完成澳门联谊会换届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完成31名新兵的征集任务,认真落实党管武装、民兵组织建设、军事训练和兵役登记、战备执勤等工作任务。建立“五有”标准的复退军人服务体系,切实为优抚对象办实事、解难事。稳步推进工会组建工作,加强基层工会财务指导。积极构建枢纽型、服务型、数字化共青团,集中开展“学习总书记讲话,做合格共青团员”教育实践。完成社区妇代会改建妇联工作,稳步推进家庭美德建设。2017年,全区机关部门共荣获82个市级以上先进集体奖励,干部职工被评为全国、省或市一级先进个人125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