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简介:
椒江,位于浙江沿海中部台州湾入口处,旧称“海门”。1981年建立椒江市,为浙江省第一个县级市。1994年8月,国务院批准台州撤地设市,行政中心移设椒江,椒江撤市设区,成为台州市主城区,市委、市政府驻地。全区陆地面积280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604平方公里,海岸线长51.4公里,下辖8个街道、1个海岛镇、1个农场和1个渔业总公司,2016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53.51万人。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7℃,活动积温6300℃·日,降水量1500毫米,日照总时数1900小时。最热月平均气温28℃,最冷月平均气温6℃。适宜多数喜温果木生长,全年无休耕期,为传统农业三熟制地区。 椒江是浙江省第三大河流,辖区即以此为名。流域总面积6290平方公里,干流全长197.7公里。境内河口段长11.7公里,江面宽900~2000米。出海口称牛头颈,两山夹峙势成关隘,故古称海门。境内以海积平原为主,占总面积65%,平原上间布小山陆屿,山在城中,树木茏葱,融自然人文景观于一体,孕育出独特的城市风貌。大江贯城而过,形成天然良港,向以得舟楫之便,富山海之利,有"台州六邑咽喉"之称。 沿海滩涂漫漫,海域辽阔,海洋自然资源富饶。大陈渔场为东海第二大渔场,计有鱼类、甲壳类、软体类和贝藻类300余种,昔以盛产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和墨鱼四大经济鱼类著称。海域环境良好,近年发展海洋养殖,出产的大陈黄鱼已成为著名品牌。在新石器时代,椒江就有古人类居住,在山麓带从事原始渔猎生活。 先秦时期,统称"越"地,属闽中郡。公元前85年,即西汉始元二年,在章安设立回浦县,同时为东部都尉治所。属会稽郡,隶扬州。辖境大致相当于此后的温州、台州、处州三府。 东汉建武(25~56)年间,改回浦县为章安县。阳嘉元年(132)农民起义军曾旌攻克章安,朝廷下令浙南各县驻兵防守,为中国历史上沿海地区始有地方驻防军队的最早记载。 三国吴黄龙二年(230),孙权派遣将军卫温、诸葛直率军士万人,由章安港出发远航夷州(今台湾),经年而返。留下了中国历史上大陆与台湾交往的最早文献记录。太平二年(257),在章安设临海郡。 公元3~6世纪的两晋、南北朝,是章安古郡最繁荣的历史时期,在这三个多世纪中,章安作为浙东南沿海的重要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港埠兴旺,人文荟萃。佛教文化始传入境内,中国佛教天台宗的创始人之一灌顶和尚,即为章安无碍寺出家的僧人。 唐武德八年(625),章安县并入临海,此后章安不再设县。但仍为沿海重要港埠,乾符四年(877),日本商人曾从章安港装运香药等货物外运。章安出产的姜也运销外埠,被作为优质中药材载入本草药典。 宋时期,海洋捕捞业和盐业进一步发展,盐业生产已成为主要产业,海洋捕捞向浙北拓展。西山、东山、栅浦等地开始形成街市。与日本、朝鲜等国的海上贸易往来逐渐兴旺,建炎元年(1127)在章安设"市舶务",专营港口管理和税收等事务。四年(1130),高宗赵构从舟山移驻章安,并游览枫山清修寺。此外,宋代的著名女词家李清照、民族英雄文天祥等,都曾至椒江。 元时期,以朝廷漕运为背景的海运业迅速发展,在岩屿设立海运千户所,与椒北的章安港均为漕运海船驻泊和装运大埠。同时葭沚和栅浦等地也是福建货物的集散地之一。至正八年(1348),黄岩方国珍起事,义军出入椒江沿海,在中国东南率先揭起反抗元王朝的大旗。 明代初期,因倭寇为患,朝廷下令"海禁",沿海经济受到较大打击。洪武二十年(1387)筑海门城,二十八年(1395)又筑前所城,皆为军事卫所建置。 明弘治(1488~1505)间,筑成最早的一条海塘--丁进塘,之后在数十年间又相继筑成两条海塘,围垦海涂 10万亩。自此揭开椒南平原500年开垦海涂的历史。 明嘉靖(1522~1566)间,连年倭寇入侵,并一度盘踞大陈,登陆海门,占领栅浦,四处流劫抢夺。沿海军民奋起自卫,朝廷亦遣兵追剿。参将戚继光率"戚家军"数次驰援,驻守海门,终于荡平剧寇。座落东山西麓的"戚继光庙",是全国著名的抗倭纪念古建筑遗存之一,也是椒江最具历史人文教育意义的古迹。 公元17世纪中叶的明清鼎革之际,沿海数为拉锯之地。顺治三年(1646),明鲁王朱以海驻跸海门。八年(1651),清兵在海门港集结,前往舟山围击明军。十二年(1655),因郑成功游弋海上,清廷禁民出海。此后,郑成功部屡攻海门。十八年(1661),清廷又下令迁界,海门沿海居民被迫内迁30里。至康熙三年(1664),明军将领张煌言被捕,浙东南坚持19年之久的抗清运动始告寂然。 清代自康熙二十二年(1683)解除"海禁"以来,沿海经济迅速恢复。时在葭沚设立"海关"机构,后迁海门,称"台大关"。并加强海防建设,大力兴修水利,筑塘围垦,开发沿海滩涂资源。又从18世纪中叶起,葭沚商埠渐兴,一度形成闽货的主要集散地。同时,台州列岛得到进一步开发,大陈形成浙东沿海岛屿最兴旺的渔业集镇,居民最多时达万余人。清末,海门港正式辟为商埠,于光绪二十七年(1910)建立最早三安川码头,开通椒江至上海、宁波、温州等客货航线,并创办各类实业。货商毕集,市场兴旺,成为台州最繁荣的港埠。至民国间,遂有"小上海"之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椒江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拨乱反正,以农村改革为先导,推进其他各项改革。发扬团结奋斗、锐意进取、努力拼搏、勇于开拓精神,创造出具有椒江特色的股份制、非公有制等经济模式,逐步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成为沿海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之一。1980年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全面铺开,此后经逐步调整,形成以"包干到户"或"包产到"为主体的多种农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同时,在国营及城镇集体工业企业中推行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建立和完善以承包为主要内容的多种形式经济责任制,逐步改变往日吃"大锅饭"的状况。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分流,多种经营发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1984年,椒江市委、市政府贯彻台州地委提出的"台州经济翻两番,乡镇企业挑重担"的战略决策,乡镇企业很快发展为椒江经济的半壁江山。如九洲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上升为中国医药行业中最大规模的乡镇企业。1983年11月,国务院批准海门港为国轮外贸运输业务港,此后又批准对外轮开放。80年代建成投产的台州发电厂,成为全省最大的火力发电厂。电力、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改善了投资环境,为椒江外向型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1988年3月,国务院批准椒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促进了椒江经济迅速向外向型转变。在改革开放中,椒江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进行了富有实效的探索。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走出了一条以股份合作为主要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路子。1984年,前所镇渔业二大队突破旧核算制度束缚,将渔船等生产资料折让给渔民,由个人自愿组合实行合股经营。此后在渔区普遍推广,并渗透到各行各业。这种新经济模式的运行,极大地增加了经济发展的活力,如椒江农民以股份合作形式建造的三星级宾馆凤凰山庄,成为有较高品位的涉外企业。椒江的企业改革起步较早。1979年从改革商业流通体制开始,逐步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形式并存与多渠道、少环节、开放式的流通体制。同时从放权让利、扩大企业自主权入手,致力于理顺国家和企业、企业和职工的关系。1986年,推行厂长负责制及经济承包责任制,把企业推向市场,在市场竞争中,实行兼并拍卖,优化劳动组合,转换经营机制,壮大企业规模,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以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召开为标志,椒江的改革开放进入了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形成改革与建设共同推进、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世纪之初,万象更新,区委、区政府围绕的战略目标是:发展大工业、开发大港口、构筑大交通、建设大城市。椒江是浙江中部沿海经济活跃地区,改革开放以来,连续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全区团结拼搏,抓住机遇,与时俱进,奋发有为,创造了辉煌的业绩。2016年,全区生产总值487.5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42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198.01亿元,增长6.4%;第三产业增加值269.16亿元,增长5.4%。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4.0∶41.1∶54.9调整为4.2:40.6:55.2。人均生产总值91569元,比上年增长5.0%。椒江作为台州中心城市的主要城区,区委、区政府按照"拓展东西、连接南北、改造旧城、塑造景观"的建设思路,坚持以市场经济理念,做好经营城市这篇大文章,最大限度地优化城市资源配置。把修筑标准江堤作为重新描绘椒江新蓝图的契机,展开旧城改造、医化工业园区、东部农业综合开发等一系列重点工程建设。以一体户为路径,加快城乡基础设建设步伐,台州中心大道椒江段、经济适用住房、国家级中心渔港等工程建设扎实推进,解放南路区块一期回建,海门老街保护性改善已完成并顺利开街,园林城市建设通过升级验收,新增绿地25万平方米,新增14家市级园林式单位和3个市级园林式小区。对13个示范村、46个整治村进行了规划,其中40个村整治已经完成,建立大陈岛开发建设管委会,大陈岛开发建设有序推进。椒江这几年城建累计投入近50亿元资金,分别建立了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公司、交通投资公司、大桥实业有限公司、水利投资公司、土地储备公司、以投资公司作为工程项目的业主,用企业方式进行项目的筹资、建设、开发、经营,建立了"借钱、用钱、生钱、还钱"的新机制,并采取合资、独资、股份等形式,吸引各种经济组织和个人参与投资建设。几年来,椒江区通过对城市的精心经营,实现了城建和经济新的飞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