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简介:
中共绍兴市委党校、绍兴市行政学院坐落于风景秀丽的会稽山下、若耶溪畔,占地153亩,建筑面积6.1万平方米。学校前身为解放战争时期中共浙东临时工委创办的浙东人民革命干部学校,1949年5月绍兴解放后,更名为绍兴地委军政干部学校。1966年,中共浙江省委决定建立绍兴地委党校。1983年,绍兴撤地改市,改名为中共绍兴市委党校。1994年,绍兴市行政学院成立。校院与绍兴市社会主义学院、绍兴市政法干校、绍兴市企业经营管理者培训中心实行“五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体制。校院设18个处室,其中教研机构为哲学与科社、经济学、党史党建、公共管理、法学、文化学与社会学等6个教研室和“枫桥经验”研究中心。另有绍兴市情研究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绍兴发展研究中心、区域经济研究所、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学校现有教职工95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24人(正高2人),研究生或硕士以上学位55人(博士10人),绍兴市创新团队带头人1人。另有一支由69名优秀党政干部、知名学者、企业经营管理者构成的客座教授队伍。近年来,学校牢牢把握“党校是党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党委的重要部门,是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是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职能定位,坚持党校姓党根本原则,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行政学院工作条例》《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暂行条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服务绍兴科学发展、服务干部健康成长为目标,坚持特色立校、质量兴校、人才强校、开放办校、从严治校,努力构建开放党校、创新党校、活力党校、和谐党校,致力打造“红色学府新型智库”,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不少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有的工作在全国党校系统有一定影响。——教育培训特色鲜明。按照“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和“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要求,实施教学品质提升战略,把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作为首要任务,探索使用体验式、互动式、情境式、访谈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成功打造“廉洁家风大讲堂”,构建起“知情意行”党性教育模式,孵化成形一批精品课程,精选培育一批现场教学基地,出版发行《党性教育必修课》《现场教学教程》等本土教材。研究型培训模式、党性教育模式、家风大讲堂等做法受到《学习时报》《浙江日报》等媒体关注报道。——科研工作名列前茅。坚持用学术讲政治,大力实施智库战略、精品战略和课题带动战略,切实发挥科研对于培养年轻教师、提升教师学术能力、提供教学内涵支撑的重要作用,科研咨政取得丰硕成果,是目前全国唯一连续三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的地市级党校,也是浙江省第一个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的地市级党校。自2007年起连续六届获得全省党校系统优秀科研组织奖,连续7年科研成果获奖保持全省地市级党校第1名。2009至2017年,共获省级及以上课题147项,累计报送决策参阅136篇,其中89篇获省市领导批示.“深化绍兴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若干建议”获省委书记车俊批示肯定。共出版专著18部,公开发表论文579篇,其中权威刊物和重点期刊96篇。——配套服务全面优化。大力推进软硬环境建设,学校办学功能更为完善、设施更为齐全、布局更为合理、环境更为优美。校院拥有容纳570人的现代化报告厅1个,直录播教室、互动教室、实训教室、多媒体教室等39间,并已启动新一轮的教学楼综合改造。校院建有1590平方米的图书馆,拥有藏书10万余册,数字资源7个,已开通移动端图书服务,建成大容量、全覆盖的网络的体系。学苑宾馆有客房373间,可提供床位628个,有两幢专家楼供高层次人才居住。学苑餐厅能容纳1200人同时就餐。有篮球场、网球场、田径场、多功能厅等文体及生活服务设施。不断提升管理服务品质,后勤ISO标准管理体系通过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认证,成为全国党校系统的样板。2015年成功创建成为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开放办学成效显著。全面推进开放办学。已承接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多个市县、20余万人的培训任务,成为讲好绍兴故事、推介绍兴经验的重要窗口,也是绍兴扩大开放、干部对外交流的重要平台。其中“新时代‘枫桥经验’与基层社会治理”、“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等专题已形成品牌效应。校院不仅与有关省市党校合作培训,还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知名院校通过各种形式联合办班,并设立省委党校、南京农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等研究生教育教学点。牵头建立长三角、珠三角党校智库联盟,积极组织参与大湾区建设、阳明故里规划研究等重大现实问题调研。迈向新时代,开辟新征程。校院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始终坚持党校姓党根本原则,突出主业主课,提升教学品质和科研水平,加强队伍建设,强化服务保障,高水平推进“红色学府、新型智库”市级示范建设,全力助推绍兴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水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