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简介:
保山地处云南省西部,内与大理州、临沧市、怒江州、德宏州毗邻,外与缅甸山水相连。国土面积19637平方公里,辖隆阳区、腾冲市和施甸、龙陵、昌宁3个县,下设6个街道、35个镇、34个乡(含10个民族乡),共1个地级、5个县级、75个乡级政区。市人民政府驻隆阳区,距省会昆明市区492公里。总人口261万人,有彝、傣、白、傈僳、回、苗、布朗、佤、德昂、景颇、满、阿昌12个世居少数民族。有华侨、侨眷、归侨50余万人,是全国著名的侨乡。全市雨量充沛,森林覆盖率达65%,年均气温在14.9—17℃之间,素有“春城中的春城”之美誉。保山的市情可以概括为“五个优势”:一是区位优势。保山地处滇西边境,是中国陆路通往南亚、东南亚最便捷的陆上国际大通道咽喉,从昆明经保山、腾冲、缅甸密支那到达印度雷多全程仅1200多公里。国境线长170公里,有边境县(市)2个、国家一类口岸1个、地方口岸4个、边境通道4条、边民互市通道13条。随着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保山从开放末梢变为开发开放的前沿。二是资源优势。辖区内矿藏、水能、地热、生物等资源丰富。发现矿产资源56种,探明储量44种,硅储量达5亿多吨,品位都在99%以上;铁矿储量2亿多吨,且相对集中;保山南红玛瑙、腾冲翡翠、龙陵黄龙玉扬名海内外。怒江、澜沧江两条国际河流穿境而过,全市水能理论蕴藏量1024万千瓦,可开发利用822万千瓦。有地热泉田240多处,热能储量250万千瓦,为全国第二大热气田。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物种基因库”“自然博物馆”的美誉名扬世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保山市还被称为“滇西粮仓”,是国家和省重要的蔗糖、烟草、畜牧、林果、咖啡、茶叶生产基地,小粒咖啡和香料烟世界知名。三是产业优势。保山工贸园区被列为全省首批水电硅材加工一体化产业示范基地,“园中园”产业聚集效应初步显现。隆基40GW单晶硅棒项目有序推进,一期项目全面达产,二期项目实现投产。与东方希望集团签订30GW光伏全产业链建设项目框架协议。轻纺制造产业呈现集群化发展态势,新材料、生物制药、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发展加快,矿冶、烟草、制糖等传统产业巩固提升。新增规模工业企业25户,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户,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1户,腾药、瑞和锦程被列为全省上市“金种子”企业。保山工贸园区物流园、猴桥口岸边境贸易物流中心等重点项目有序推进。预计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13%,园区工业增加值占比为81.6%。流转土地51万亩,持续抓好10个万亩规模农业示范区建设,重点打造有机茶叶、道地中药材、生态肉牛等7大特色产业。新增国家龙头企业2户,省市龙头企业30户、示范家庭农场34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6059个。新认证“三品一标”48个,有机和绿色认证农产品生产面积分别增10%和15%,腾冲银杏产业园获评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一座保山”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正式启用,成为云南唯一入围全国“学府奖”的品牌,荣获优秀品牌案例奖。腾冲被评为全省中药材“一县一业”示范县,隆阳、昌宁分别入列全省咖啡和茶叶“一县一业”特色县,隆阳潞江江东村、昌宁柯街芒赖社区被认定为第九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施甸入列国家区域性常规稻良种繁育基地,槟榔江水牛入选中国农业品牌名录,昌宁红龙腾沧江茶、腾药美洲大蠊、品斛堂紫皮石斛切片分别被评为省十大名茶、十大名药材。预计农业增加值增6%。积极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世界高黎贡山·世界自然遗产——中国保山”品牌宣传有力有效,参加2019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荣获最佳组织奖。腾冲被列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荣登2019中国旅游百强县市榜。高黎贡山旅游度假区成功创建省旅游度假区,和顺古镇创建5A景区进展顺利,青华海国家湿地公园等8个4A景区创建通过专家评定,新增A级景区51个,其中3A以上景区23个。腾冲大健康产业集群化发展,高黎贡民宿特色小镇等文化旅游重点项目进展顺利,一批温泉养生项目获国内外大奖。着力提升“一部手机游云南”保山版运维水平,智慧景区建设步伐加快。旅游“红黑榜”制度有效落实,购物退货及投诉处置机制日趋完善。全年接待旅游者35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30亿元,分别增18%和28%。预计服务业增加值增8.3%。四是文化优势。永子文化、地质文化、侨乡文化、翡翠文化、滇西抗战文化交相辉映、韵味独特。腾冲火山热海、魅力名镇和顺、国家级抗战纪念遗址国殇墓园和龙陵松山抗战遗址等享誉国内外,在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五是作风优势。多年来,保山市坚定不移抓理想信念和党性党风教育,持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大力弘扬和传承杨善洲精神,全市保持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初步形成了“五马竞争、千帆竞发”的干事创业氛围。近年来,保山市在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中积极探索、先行先试,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努力创新投融资方式,为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2019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60.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8%,增速全省排名第6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7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7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4.8亿元,增长5.6%,居全省第4位;第二产业增加值367.2亿元,增长14.1%,居全省第6位;第三产业增加值388.7亿元,增长7.5%,居全省第12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