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简介:
扬州曲艺的渊源,可追溯至两千年前。仅扬州评话有文字记载的可考历史,就有四百余年。扬州曲艺的曲种主要有清曲、评话和弹词等。从明末的柳敬亭到现代的王少堂,可谓是人材辈出、流派纷呈。在原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著名扬州评话表演艺术大师王少堂倡议下,1960年经扬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扬州市曲艺团。于2011年4月更名为扬州市曲艺研究所。建团初期,在全面进行传统曲艺的继承、抢救、整理、研究工作的同时,招收培训青年演员,并多次举办曲艺会演,逐步涌现出李信堂、李仁珍、惠兆龙、杨明坤、沈志凤、徐桂清等具有一定艺术造诣的扬州评话、弹词表演艺术家。从而形成了一支拥有表演艺术家、书(曲)目作家、理论家的新型曲艺队伍,并陆续创作排演了《挺进苏北》、《广陵禁烟记》、《张玉良》、《江心洲》等新书(曲)目。改革开放,使古老的扬州曲艺艺术走出阴影、焕发生机;包伟、姜庆玲、陆建荣等优秀演员脱颖而出,逐步成为我团的中坚艺术骨干;不少书(曲)目,在省内外艺术赛事和重大演出活动中多次获得表彰和数十项奖励。1986年,我团应邀晋京演出,先后在中南海、人民大会堂、民族文化宫献艺,并受到中央领导的接见,使扬州曲艺这一通俗文艺登上大雅之堂;1992年,李仁珍随艺术团赴朝鲜演出、1996年李信堂、惠兆龙赴丹麦哥本哈根参加“中国口头文学国际研讨会”,让扬州曲艺走出了国门;2002年——2003年,扬州评话《挺进苏北》和扬州弹词《双珠凤》及弹词开篇《西厢记》等在央视11频道连续播放;2005年,我团创作编排的扬州清曲表演唱《扬州小巷》、扬州对白评话《老兵回乡》及我团演员参演音舞说唱《茉莉香飘新家园》作为江苏曲艺新作精品节目晋京展演;2008年扬州清曲《不负好春光》、扬州评话《一代儒将陈毅·较量》赴河南平顶山展演;2011年扬州清曲《虞美人·听雨》赴浙江绍兴展演,进一步扩大了扬州曲艺在全国的影响。近年来,我所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各项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在近几年的各类曲艺赛事中,我所共计获得各类奖项近100个,其获奖率在全省名列前茅。此外我团创作表演的弹词表演唱《大路朝天任你走》、《悠悠运河柳》,清曲《扬州月》、《扬州小巷》、《虞美人·听雨》和摇滚快板《人居当数扬州好》等节目在接待党和国家领导人、国外政要以及我市重大演出活动中都得到了一致好评。特别是清曲弹唱《扬州小巷》参加了第五届中国曲艺节北京主会场演出,该节目不仅得到了领导、专家、同行的认可,并在央视《曲苑杂坛》等多个栏目中播出。康康、刘芓君、赵松艳、谭敏、于海、马伟等一批青年新秀,也在艺术实践中,崭露头角、日臻成熟。扬州清曲、扬州评话和扬州弹词均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扬州评话表演艺术家李信堂、惠兆龙、杨明坤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州评话代表性传承人;扬州弹词表演艺术家李仁珍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州弹词代表性传承人;扬州弹词表演艺术家沈志凤、徐桂清、包伟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州弹词代表性传承人;扬州评话表演艺术家沈荫彭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州评话代表性传承人。2004年9月,惠兆龙获第三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表演奖;2008年9月,刘芓君荣获第五届中国曲艺牡丹奖·新人奖。2010年5月,陆建荣获首届“法国巴黎中国曲艺节”卢浮银奖;2010年9月,包伟获第六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表演奖;2012年8月,中篇扬州弹词《盛世红伶》获第七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节目奖,2014年9月,康康荣获第八届中国曲艺牡丹奖·新人奖,2016年9月,马伟荣获第九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表演奖,2018年9月,中篇扬州评话《玉山子传奇》获第十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节目奖,为扬州曲艺史增添了光辉的一页。建团五十多年来,我所在上级党委和主管局及职能部门关心指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两聚一高”,坚持总结经验、开拓创新,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和“三贴近”原则;坚持“出人、出书、走正路”;为促进艺术事业的繁荣和剧团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愿扬州曲艺这朵古老的艺术奇葩,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