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简介: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以下简称广西博物馆)是省(自治区)级综合性历史、艺术类博物馆,也是全国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馆藏文物(含古籍)7万多件(套),时间跨度长达80多万年。广西博物馆地处南宁市政治、文化、商业中心,占地面积4万多平方米。陈列大楼之外还建有颇具民族特色的文物苑,是国内最早开创 “馆苑结合”、“动静相辅”模式的博物馆。广西博物馆是展示和传承八桂历史文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殿堂,已构建了基本陈列、特别展览、合作展览、输出展览和引进展览交相辉映的陈列展览体系,且不断探索改革、推陈出新,全力讲好广西故事。西博物馆近年来不断探索多元化宣传教育模式,开展了一系列独具亮点的社会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博物馆的公共文化服务作用。广西博物馆紧紧围绕“以人为本”中心思想,通过免费讲解、主题导览等形式,使展览不断贴近群众。在馆外,广西博物馆文物宣传小分队开展流动展览进社区、进校园、进军营等活动,与社会各界广泛开展文化共建,设立文化服务点,让更多的公众了解广西历史文化,使博物馆融入到广大公众的日常生活中。为了吸引更多的未成年人走进博物馆,广西博物馆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把博物馆社会教育开展得有声有色。根据未成年人的特点,广西博物馆举办通俗易懂的专题讲座,制作了符合孩子特点的教育宣传折页,开展具有特色的教育互动活动,如“中华传统节日主题活动”中的特色手工活动、“暑期欢乐营”中的博物馆文化体验课堂等。据不完全统计,广西博物馆每年开展公众活动400余次。随着社会影响日益扩大,广西博物馆的活动形式也在不断推陈出新,活动品质不断提升,为观众打造了高品质的文化盛宴。2014年新春,广西博物馆的“汉服体验秀”活动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中报道;“古风国韵音乐会”、传统手工艺课堂等活动也在观众中引起了巨大共鸣,反响热烈。广西博物馆注重为特殊群体组织专题活动,通过爱心展览、爱心课堂、爱心图书角、爱心体验以及爱心帮扶等形式,积极关爱孤儿、清洁工、留守儿童、聋哑儿童、贫困学生、农民工子女等。此外,广西博物馆还积极创新志愿服务的工作机制,扩大志愿者队伍规模,拓展志愿服务领域,志愿者工作蓬勃发展。为扩大宣传力度,延伸为民服务功能,广西博物馆不断尝试,将新媒体技术运用到宣传推广上。建立新浪、腾迅、人民网三个官方微博;开通广西博物馆官方微信平台;采用网络直播的形式,对现场活动进行了实时报道;联合“新浪广西”在微博上开展微直播和微访谈,在官方微博上对活动进行直播报道;针对大型展览,开发各种APP应用程序等。通过不懈努力,广西博物馆人性化、个性化的服务,使得博物馆文化在公众面前变得越来越触手可及。丰富多彩的社会教育活动,使博物馆“活”了起来,让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并爱上博物馆。为有效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中南西南战略支点的打造,加快广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民族文化强区建设,提升广西对外开放和现代公共服务水平,广西博物馆近几年重点筹备改扩建项目。改扩建后的广西博物馆将继续集收藏、保护、研究、展示、教育于一体,依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中心区位优势,着力打造成为国际文化交流平台,国家重要文化阵地,广西首府文化建筑的新地标,南宁特色文化旅游的新景点。场馆建设依然沿用“馆苑结合”、“动静相辅”的模式,馆内可游可居、可玩可歇、可吃可购、可交流可学习,成为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公共文化服务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