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简介:
黑龙江省博物馆是省级综合性博物馆,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红军街50号。它是黑龙江省收藏历史文物、艺术品和动、植物标本的中心,是地方史和自然生态的研究中心之一,也是宣传地方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的重要场所。黑龙江省博物馆主楼始建于1906年,是一座欧洲巴洛克式建筑,为原俄罗斯商场旧址,现为国家I级保护建筑,他就像一位历经沧桑的百岁老人,见证着黑龙江省博物馆的历史变迁。1923年6月12日,东省文物研究会陈列所在现址举行成立典礼并对外开放。此后的30年间,曾历经东省特别区文物研究会博物馆、伪北满特别区文物研究所、伪大陆科学院哈尔滨分院博物馆、哈尔滨工业大学常设运输经济陈列馆、松江省科学博物馆、松江省博物馆等几个阶段。1954年8月,随着松江省并入黑龙江省,松江省博物馆与黑龙江省博物馆筹备处合并,从此,黑龙江省博物馆正式宣告成立。黑龙江省博物馆是黑龙江地区最早最大的文物事业机构。现有各类藏品约11万余件。饶河小南山墓葬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玉器、宁安渤海上京城遗址出土的唐代渤海鎏金铜佛和金佛、阿城齐国王墓出土的金代丝织品服饰等均为精品。更有我馆的镇馆之宝——金代铜坐龙,还有与其同时代的人物故事铜镜、胡里改路之印等,一路连科铜盆,明代朵颜卫左千户所百户印等珍贵文物。我们还有极具研究价值的书画类藏品,主要有:《蚕织图》、《九歌图》、《斗浆图》、《瑶池醉归图》、《西域舆图》等一级藏品,以及邓散木、潘天寿的宏幅巨作和及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北大荒套色版画等现代画作精品。而黑龙江省嘉荫县龙骨山出土的距今6500万年的白垩纪晚期平头鸭嘴龙和从青冈县一次征集到的距今2万年的第四纪披毛犀、猛犸象三具大型化石骨架也最具特色。这些珍品在国内外多次展出,蜚声海外。馆常年举办的基本陈列有《黑龙江历史文物陈列》、《自然陈列》、《邓散木书刻艺术陈列》,年接待观众近百万人次。1999年推出的《黑龙江历史文物陈列》主要展示了黑龙江地区4万年的人类历史和文化,重点突出了史前文化、渤海文化和金源文化,1600件展品大部分是黑龙江地区典型遗址出土的文物和历代珍贵的传世品。1999年被评为省十大陈列精品奖。1999年推出的《自然陈列》包括古动物和现代动物两部分。展出标本1197件,其中有一些国家I、II类重点保护动物的珍贵标本,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2007年推出的《邓散木艺术陈列》荟萃了我国当代著名书刻艺术家邓散木先生的著作、印章、书法、扇面及印谱作品。共展出196件作品。本馆在办好基本陈列的同时,每年都适时举办和引进临时展览。尤其是2009年馆舍改造后,开创了《每月一星》特展;利用原地下库房改造成临时展展馆,举办了木工展、奥运展、民间藏品展、港澳书画展、馆藏蝴蝶展等临时展览。与高校联合,结合现代化的声、光、电等展示手段,引来了观众“下馆子”的热潮,一扫过去博物馆门可罗雀的萧条景象。2009年共接待观众超过一百一十万人次,盛况空前,创下了我馆年接待观众量的最高记录。基于我省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提高全民综合素质、倡导地域精神文明,2006年9月30日,省委第104次常委会议决定“省市共建一座高质量、一流水平的博物馆”。同年10月份开始,由省文化厅牵头,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哈尔滨市政府等相关部门共同进行了省博物馆新馆的选址工作。哈尔滨市规划局、松北区政府、省国资委等单位对哈尔滨市各区和江北10余处可供开发的地点进行了考察、比较和协调,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编制出《黑龙江省博物馆新馆建设工程馆址选择报告》。根据报告的意向,经过省内知名、资深的文博、建筑、地质、规划、环保、国土资源等专家的论证,并认真听取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征询意见后,最终将新馆址确定为哈尔滨市太阳岛月亮湾(省科技馆北侧)地区警备路与哈黑公路交汇处西北向,总占地面积为1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5万平方米,在全国同行业中亦属前列。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将一次性单项投入建设资金5亿元人民币,是建国以来我省一次投入最大的文化建设项目,表明了省委、省政府对于我省博物馆事业加速发展的重视与扶持、决心与信心、胆识与气魄。本馆是黑龙江省地方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人员编制100人,其中正高职6人,副高职39人,中级职称29人;硕士研究生4人、大学本科53人,大专21人,设有15个科室。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黑龙江省博物馆人一定会再创辉煌,必将谱写出更加动人的历史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