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简介: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于1992年7月,2010年3月晋升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辖徐庄镇及大庙、大黄山、东环、金山桥、金龙湖五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293.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2万人,是中国工程机械之都核心区、国家新型工业化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火炬计划新能源特色产业基地、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海外人才中国创业示范基地,综合经济实力居全省参评的110家开发区第7位。一是坚持解放思想、转变理念,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通过发挥“三个作用”大讨论,在更大范围内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创办“金龙湖书院”,推动各级干部转变理念、增强本领;创新制定“三位一体”绩效考核体系,点燃激情、释放活力。2017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4亿元、增长20.8%,固定资产投资512.2亿元、增长12.6%,完成实际到账注册外资6.16亿美元、增长37.4%,自营进出口总额188.8亿元、增长23.8%,重点经济指标走在了全市前列。二是坚持项目是纲、纲举目张,招大引强形成新态势。始终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路径、工作考核的第一权重、锤炼干部的第一阵地,确立“4+2”产业发展方向,精心布局“6+5”协同出击的招商体系,全力推进“1090”重大产业项目,深圳正威金属新材料、台湾正崴高端手机供应链、协鑫大晶圆、中建材薄膜电池等一批基地型项目签约落地,中科曙光先进计算中心、智慧城市体验馆、盒子科技、上海维音、溢美金融等项目建成运营,形成项目密集签约、密集落地、密集开工的强劲态势。三是坚持创新驱动、绿色集约,产城融合开启新篇章。大力推进以产业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积极推动智慧园区、平台园区建设,加快实施金龙湖聚智、高新技术企业倍增等三年行动计划,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82.9%。精心谋划城市建设的“一核两翼三片区”,启动特色产业园区建设“2030”工程,全力推进道路畅通、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国土节约集约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等三年行动计划,大力推进“1050”城建重点工程建设,形成一核带动、两翼齐飞、多点支撑的产城融合发展格局。四是坚持先行先试、久久为功,改革开放呈现新气象。全力推进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八项改革创新工程,系统化推进大部门制、行政审批制度、干部人事制度等领域改革,创新驻企服务、代办服务新模式,实行模拟审批、容缺预审,不讲不能办、只讲怎么办,全力服务项目建设、企业发展。坚持整合资源、开明开放,建成全市空间最大、办事事项最多、办事效率最快的政务服务中心,以“小窗口”演绎“大服务”,打造有高度、有速度、有温度的营商环境。大力推进以综合保税区为核心的开放平台建设,按照市委、市政府“边申报、边建设、边招商”要求,昼夜兼程、全力以赴,创造了综合保税区申报获批的“徐州速度”,将区域中心城市双向开放推向新高度。五是坚持勇猛精进、敢做善成,干部队伍焕发新风貌。旗帜鲜明讲政治,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整治”活动,“1080”民生实事普惠百姓,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日益提升。建立镇(街)重点经济工作考核、部门效能效率考核、招商系统业绩考核“三位一体”绩效考核体系,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拆迁征补、信访稳定、民生服务“四个一线”等急难险重岗位培养锻炼使用干部,锻造干部勇猛精进、敢做善成的鲜明特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徐州重要指示,不断提高在徐州发展大局中的责任站位、增强在中心城市建设中的干事担当、引领在“一带一路”重要节点中的双向开放,努力把高质量发展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各领域,推动产业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建设现代产业园区、奋力走在高质量发展前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