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简称中信所)是在周恩来总理、聂荣臻元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指示和关怀下,于 1956年 10月成立的,是科技部直属的国家级公益类科技信息研究机构。定位于“为科技部等政府部门提供决策支持,为科技创新主体(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科研人员)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成为全国科技信息领域的共享管理与服务中心、学术中心、人才培养中心和网络技术研究推广中心,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并在全国科技信息系统中发挥指导和示范作用”。全所下设 7个职能处室、8个公益部门和 3个企业集团。主要从事以“科技决策支持”为特色的信息分析研究、科技信息服务、新技术研发推广和先进服务平台管理、科技信息领域高级人才培养和继续教育培训、社团管理、媒体出版等业务,同时肩负着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国家科技报告服务系统、国家科技信息资源综合利用与公共服务中心、国家工程技术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重任。六十年来中信所始终秉持“资源立所、技术强所、人才兴所、依法治所”的发展理念,不断深化改革,使中信所的科学研究、公益服务、决策支持和技术研发能力持续提升。“十二五”期间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 1177篇,被SCI、SSCI、Ei、ISTP、ISSHP等国际著名检索数据库收录论文156篇,在研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博士后基金项目 64个,承担了“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国家“863”计划课题、新闻出版总署重大科技工程等国家级重大项目的研究工作。馆藏的国内外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科技期刊、美国政府四大套报告、两院院士著作等大量文献资源为广大科研工作者开展科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创建的《中国科技论文引文数据库》《中国国际科技论文和专利数据库》《全国科技查新事实型数据库》《国际科技创新与决策支撑数据库》《区域科技资源及地方科技发展数据库》《国家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库》《ISTIC专利分析数据库》等特色资源数据库,为科技创新和科技决策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完成的研究报告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批示。围绕“科技文献服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汉语科技词系统建设与应用工程”,以及“中国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系统建设”等行业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发,形成了“ISTIC专利信息检索与分析平台”“中国可持续发展模型”“科技创新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和“中日机器翻译系统”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软件系统、工具和模型,这些成果进一步提升了中信所服务于创新主体服务的能力。提出的以事实型数据为基础,综合集成“事实型数据 +专用方法工具 +专家智慧”的科技情报研究方法,已在行业内得到广泛应用和推广。中信所一直秉持开放办所的理念,积极开展国内外交流与合作。中信所同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重点高校在教学、合作研究、人才引进、学术交流等方面建立了常态交流机制。同各专业和地方科技情报机构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与合作,以全国科技情报机构情报研究成果共享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科技情报网”已覆盖了国内 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级科技信息机构,成为全国科技情报系统的研究成果共享中心和联系纽带。在人才培养方面,中信所于1978年开始招收情报学专业研究生,是国内首批招收情报学专业研究生的单位,拥有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2年经人事部批准设立国内首个“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同时开展同等学力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进修教育、接收访问学者交流,以及招收在校大学生参加科研实习等活动。多年来为社会不断培养、输出图书馆学、情报学、信息资源管理和竞争情报等方面人才,成为全国科技信息领域的学术中心和人才培养中心。在国际合作方面,中信所代表中国参加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民信息计划(IFAP)、国际科技信息委员会(ICSTI)、亚太地区信息网络(APIN)等国际组织;与汤森路透集团建立了“ISTIC-Thomson Reuters科学计量学联合实验室”,与爱思唯尔集团建立了“ISTIC-ELSEVIER期刊评价研究中心”,与美国千年研究所成立了“ISTIC-MI联合研究中心”,与日本科技振兴机构和韩国科技情报研究院建立了中日韩三方技术部门定期合作交流机制,与美国艾博思科国际有限公司联合设立了ISTIC-EBSCO文献大数据发现与服务联合实验室。此外,还与美国、加拿大、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相关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成为我国科技信息领域对外合作与交流的重要窗口。展望未来,中信所将携手国内外同行,以更加开放的理念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优质高效的全方位科技信息服务,继续坚持“落实公益定位,坚持科学管理,服务自主创新,建设一流院所”的工作主线,以面向应用的产品开发和平台服务,整合资源、人才、技术优势,继往开来,向着“国际创新战略智库、国家科技信息大数据中心、国家科技信息资源综合利用与服务中心”的目标前进!
|